猫和我小说网 > 古代言情 > 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

60-7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com提供的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60-70(第10/21页)

事?”

    吴兴镛绷着脸,语气有些硬邦邦的,嗯了一声,似是很不自在。

    柳金枝挑了下眉,想到吴兴镛向来颇为自傲,许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她帮忙,却一时之间难以启齿?

    “吴先生若有事儿,尽管说来,不必客气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说话很温和。

    吴兴镛抿抿唇,抬手递给她一张叠成四四方方小方块的纸。

    柳金枝满脸疑惑地接过,打开一看,只见上头写着几行极为端正的楷书,开头第一句即为:

    “贴锅饼,用白面、井水、鸡子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配方?

    柳金枝眉心微蹙,看向吴兴镛,道:“吴先生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吴兴镛拢着袖子,低声说:“谢礼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霄哥儿给你的题册?”

    柳金枝问。

    吴兴镛点头,沉默片刻,又有些别扭道:“题册很有用。”

    里面有很多前所未见的新题,每遇到一道,他都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想,但一旦做出来,仔细回味,却又能与应试时的某道大题对上。

    有种殊途同归的恍然大悟感。

    他也曾去书各大书斋寻过,试图找到相同的题册,再将柳霄的还回去,就是多花些钱也无所谓,他只是不想欠人情。

    谁知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汴京,都没有找到。

    这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柳霄给出来的题册似乎是私人珍藏。

    古代的文学资源有限,一本好的书,好的题册,若非托关系,他们这类平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。

    柳霄却大方地将题册分享出来,没有半点私藏想法,他不由得动摇几分。

    觉得柳霄虽然也是靠关系才有今天这份殊荣,但也不算是个卑劣小人。

    谁知柳霄给出来的题册里,有一部分是做过的,还在旁边留下许多批注,密密麻麻,看得人心惊。

    他向来有些自傲,觉得以柳霄的才干,做出来的题肯定不难。

    于是就遮盖住柳霄的旁批,去尝试做题。

    谁知连想三天都没能解出来,脑袋都快抠破了,连一点思路都没有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灰溜溜去看了柳霄的手札,顿时拨云见雾,思路清晰。

    被狠狠打了脸,吴兴镛才知道,原来哪怕没有柳金枝和傅霁景这层裙带关系,以柳霄的能力也会如黄师道所言,必然进秋闱前三。

    可想要把题册还回去的心思不成,他依旧不想欠人人情。

    但思来想去,他身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报答柳霄的。

    除却他娘当初教给他的做饼配方。

    听说这张配方还是他娘的祖上传下来的,本是传男不传女,怕女子把秘方带去夫家。

    但他娘是外祖父最为疼爱的幼女,还是瞒着家人偷偷传了。

    谁了之后父亲早死,这偷传的手艺反而成了他娘养活一家人的依仗。

    “听闻我外祖父出身山西,祖上曾靠一手出色的面食手艺,做过到御膳工的位子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不是真的,我已无从考证。不过我外祖父确实靠此在山西以面食立足,时至今日,我舅舅也是在仰仗这等手艺过活。”

    吴兴镛看了看柳金枝,声音不自觉的低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能想到的,对你们来说最值钱的东西,除此之外,我身无长物,再想不到什么报答之策了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没想到吴兴镛是这样的想法,不过这也与他一贯的傲气相符。

    “既然吴先生的舅舅也赖此等手艺生存,若是这么轻易给我,怕是要寒了他们的心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一看这配方,就知道这方子确实有点东西,但她还是考虑全面。

    谁料吴兴镛冷笑一声,道:“在我父亲身死后,是母亲独力抚养我长大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懂了他的言下之意,于是将方子按照原样好好地折起来,笑道:“那我代霄哥儿谢过吴先生。”

    吴兴镛犹豫了一下,还是反过来向柳金枝叉手深深一拜。

    “是我多谢东家与少东家。”

    尔后后退两步,进了账房里头工作去了。

    柳金枝甩了甩手里的配方,心中有个预感,吴兴镛不会长久留在她这儿了。

    不过吴兴镛本来就与饭馆的伙计们不亲近,像个游离在外的陌生人。

    如今柳霄给了他题册,他还了一个祖传的方子。

    二人也算互不相欠。

    至于吴兴镛以后能不能走上青云大道,那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。

    想着,柳金枝朝林勤招招手,道:“林勤,过来一下。”

    林勤被打断思绪,更想不起那青年叫什么了,心下决定改日再去看看,就凑到了柳金枝身边。

    “私下里去寻一寻,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帐房先生,带来给我瞧瞧。”

    林勤眨眨眼,也不质疑柳金枝的决定,应了声是,又道:“前些日子招的几个咸汉都适应的不错,可以给他们分大单子了,娘子可要给他们训训话?”

    柳金枝没这功夫,随意摆摆手:“不必了,你多把把关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,不过他们里头有个是从樊楼出来的,我想去打听打听,摸一摸樊楼的底。”

    林勤道。

    柳金枝一面笑着,“樊楼是大酒楼,一个跑腿的咸汉知道些什么?”一面打开了手中,赵王爷府送来的帖子。

    “东家,话可不能这样说,只有咸汉才知道一个酒楼里每日俏卖什么菜品?膳房里头有什么蹊跷?甚至再细心些的,都能悄没声儿地偷出酒楼里的方子。”

    林勤正说着,却见柳金枝盯着帖子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他不解地定睛一看。

    只见帖子上写的比赛题目是“饼”。

    他立时大惊,道:“东家,有位山西来的名膳工,专会做饼,一进汴京就被樊楼招揽去了!”尔后又连忙拍手,“我赶紧去把那咸汉找来问一问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瞧他如临大敌的样子,眉头微微松开,道:“不必了。”

    尔后站起来,将叠好的方块纸展开,一边低头看着,一边溜溜达达进了膳房。

    林

    勤一脑袋问号。

    怎么就不用了?

    他忍不住跟了几步,却见柳金枝已经在膳房里升起了火,开始试着做饼了。

    寻常膳工做饼,会讲究水、面、火候和手法。

    若四者都能达到完美,做出来的面食一定不会差。

    但是吴兴镛给的方子,却在这四者之外又多添了一道步骤——

    面形。

    有时不同的面形也能带来不同的口味。

    例如千层饼,就采用了油酥叠层法,擀平面团之后,要均匀刷上油酥,撒盐和香料,然后像叠信纸一样,将面饼上下对折,再左右折叠。

    此后,将面饼静置五分钟,使面筋松弛,再进行二次擀制。

    因为要让蒸汽撑起层次,所以二次擀制之后的面形一点要保留一定厚度。

    这样做出来的千层饼才会又酥又脆又好吃。

    对面形的重视同样还可以在其他面食中找到应用之处。

    例如做金丝饼需运用的拉丝盘卷法。

    将面皮擀至极薄,刷油、切细条,边拉抻、边卷至长条状,再盘成圆饼状。

 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猫和我小说网首页】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.maohewo.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猫和我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猫和我小说网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