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 > 古代言情 > 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

40-5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com提供的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40-50(第6/21页)

外,她也确实有一桩事情想与傅霁景细谈。

    傅霁景那边也写了回信,只有简短几个字,但态度明确。

    “静候。”

    终于,三月末,御园金明池开放。

    一大清早,金明池内就人满为患,摩肩擦踵,好似现代国庆去看长城,一眼看过去全是人头。

    柳金枝艰难地往前挤了几步,勉强挪动到了一处垂钓池。

    身边已有头戴草帽,身穿蓑衣的垂钓人士,在为顾客钓鱼生了。

    柳金枝见傅霁景还没来,干脆环臂抱胸,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生意的。

    但见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叟端坐池边,手执一根竹竿,甩竿进池垂钓。

    旁边有一个红漆小木盘,上面摆放着刀、调料碗、一筒竹签、几瓶调料,粗略一扫,调料应该就是苦酒、酱油、芥末等等。

    穿着宽大衣衫的中年男人拢袖站在一边,目光紧紧盯着老叟的动作。

    这鱼竿迟迟没有动静,男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你这到底钓不钓得上来呀?”

    老叟却捋着胡子,老神在在地说:“自然钓的上来,可用寻常鱼类做鱼生口感不佳,非鲥鱼、花鱼、鲫鱼、草鱼、鲤鱼、青竹鱼……一类,吃起来才妙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听了,感兴趣地站直了身体。

    没想到她在这种地方也能听到美食经。

    果然是大神在民间么?

    正想着,竹竿忽然摇动起来,鱼线被倏然拉长,往水底钻去。

    老叟呵呵一笑:“上钩咯!”

    然后大拇指并食指并起勾住鱼线,往后一拉,颤动的鱼线被瞬间遏制住,尔后老叟不紧不慢往回收线。

    沾水的鱼线在阳光下极细、极亮,像一道压缩到极致的光。

    一滴滴池水顺着线往下流,砸入池面,荡漾起一圈圈波纹。

    最后波纹越来越大,浪花四溅,一条通体青黑的鱼出现在众人眼前。

    这鱼有活力极了,强有力的鱼尾拼命拍打水面,却无济于事,被老叟用力一扯,顺顺当当拖到岸上。

    紧接着老叟拿过身边弯刀,一刀扎进鱼肚。

    刮鳞、剁头、去内脏,再用随身携带的水囊里的水冲洗一下,整整齐齐切下鱼肉,放入一只干净碗碟当中,淋上苦酒、芥末,就递给了中年男人。

    中年男人笑眯眯接过,爽快掏了银子离开了。

    而后面还有一长串的人排队等着老叟钓鱼。

    这般火热的生意。

    柳金枝左右看了看。

    发现临江垂钓者之中,只有老叟这边是这样。

    她不由对老叟的鱼生产生好奇了。

    其实她不爱吃鱼生,也没吃过鱼生。毕竟古代没有打虫药,吃多了鱼生容易得寄生虫病。

    但这大排场龙的场面还是吸引了她。

    如果只吃一次鱼生倒不怕什么。

    于是走上前排队。

    好在老叟技艺精湛,钓鱼速度很快,等了片刻就轮到了柳金枝。

    老叟笑问:“敢问娘子要什么鱼?”

    柳金枝道:“老人家,您觉得什么鱼做鱼生最好吃?”

    老叟沉吟片刻,笑道:“金盘鲙鲤鱼……吃鲤吧。”

    尔后再度甩竿。

    这回鱼上钩的时间比之前一位顾客慢许多。

    但柳金枝很有耐心,甚至还分出一点心思观察老叟带来的几瓶调料。

    老叟看柳金枝这么年轻,也就把她当作小辈看待,笑道:“娘子若是好奇,可以试试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笑道:“我可就不客气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取来一只调料碗,将各色调料瓶都倒出来一些,用竹签蘸取些许点在舌尖。

    细尝之下,她发现这老叟的调料确实有些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无论是苦酒,还是芥末,酱油,又或者黄酒,都有一种很新奇的味道,好像里面额外加了些东西。

    但柳金枝居然一时间尝不出来是什么。

    是柠檬?

    不对,不酸。

    是米酒?

    也不对,不甜。

    老叟余光瞥见柳金枝尝了半天,却越尝越疑惑,以至于满脸不解,不由得哈哈大笑,道:

    “娘子想必是开饭馆的吧?来吃老朽的鱼,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羞愧,道:“老人家,我并不是想窃取您的配方,只是好奇,我做了这么久的菜,却从没有尝过这种味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配方,娘子当然没尝过。”

    老叟笑着,忽然用力一扯!

    一条漂亮的鲤鱼顿时跃出水面,摔在池边青石板上活蹦乱跳。

    老叟起身把鱼捡起来,以同样的手法处理了,将切得整整齐齐的鱼肉浸在调料汁里,递给柳金枝。

    “试试看。”

    老叟笑。

    柳金枝接过,用竹签戳起一块鱼肉,闻着鲜鱼的味道,犹豫了一下,还是闭着眼睛放进了嘴里。

    一瞬间,柳金枝感到了独属于鱼生的鲜嫩爽滑,软软糯糯,又带着江河湖海的味道在舌尖舒展开。

    而这种味道本来应该带着淡淡的鱼腥味儿,可芥末的辛辣如热浪冲开鼻腔,不仅将鱼腥味儿冲淡,在与酱油的咸香交织后,更是清甜回甘,几乎叫人鲜掉眉毛。

    居然真的很好吃……

    柳金枝怔愣了下。

    “娘子怕是第一次吃鱼生吧?来,还可以加些香橼汁,酸酸甜甜,更入味。”

    老叟从随身的小车里取出一只洗净的香橼,切开半边,将酸到流口水的香橼汁挤进柳金枝的碗中。

    柳金枝谢过,再度插了一块鱼肉蘸满了调料汁放入嘴里。

    有了香橼汁的调和,本来就鲜嫩爽滑的鱼肉,又多出一丝酸甜味道。

    一瞬间,柳金枝觉得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如果宋代有辣椒的话,这碗鱼生还可以加些鲜红小米辣,再拌上米醋,酱油,香橼汁等,就能成一盘泰式拌粉酸辣汁。

    但宋代没有。

    这对喜欢酸辣口味的柳金枝来说,无疑是一种遗憾。

    “无论

    是哪行哪业,永远都是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”柳金枝端着碗感叹,“我以为我的手艺已经算不错了,但这么好的鱼生我却做不出来。”

    这正是宋朝民间老百姓们的智慧。

    柳金枝吃完一碗鱼生,将碗恭恭敬敬放回原位,对老叟福身一礼。

    “祝贺老人家生意兴隆。”

    言罢放下一钱银子,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这钱明显是给多了。

    老叟惊讶地望着柳金枝的背影,又看了看银子,不由问:“这位娘子是谁?”

    旁边有食客正是柳氏饭馆的忠实粉丝。

    解释道:“这位是柳氏饭馆的柳娘子,近来她饭馆生意正红火呢!听说还在招人。”

    “招人?工钱怎样?”

    老叟问。

    “不清楚,但据说很不错,逢年过节还有红封呢。”

    老叟挑了下眉,掂了掂手中银子,有些沉思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傅霁景带着杏安到时,柳金枝正站在人堆儿里瞧一个艺人杂耍。

    旁边喷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猫和我小说网首页】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.maohewo.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猫和我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猫和我小说网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