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 > 古代言情 > 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

50-6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com提供的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50-60(第13/19页)

   柳金枝忍不住挠挠下巴。

    怎么了这是?

    皇宫塌方啦?

    但转头就被柳霄喊了声:“阿姐,快来帮忙,再重新煮锅粥!”

    她连忙应声,再不去管傅呈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难民很多,但柳金枝带来的粮食有限。

    好在她记得那位绯红官服讲过的话——

    开放府中粮仓救济百姓。

    于是在施完锅内最后一点粥后,柳金枝借此稳住难民,成功带着众人退回了柳氏饭馆。

    此时明月当空,银光似流水般洒落在地面。

    众人已经筋疲力尽,或坐、或躺在饭馆前的阶梯上。

    “娘嘞。”王忠勇大大伸了个腰,只听见周身关节噼啪作响,“我这辈子没这么累过。”

    言罢,一屁股坐在台阶上,也不怕脏。

    吴兴镛撇撇嘴,似乎不太看得起王忠勇的粗鲁,坚持不坐在地上,只是默默靠在墙边。

    但柳金枝看了眼,发现吴兴镛的腿肚子都打颤了。

    明显是硬撑。

    柳金枝笑道:“大家今天都累坏了,等撑过这几天,我请大家吃顿好的。”

    绯红官服说要开粮仓,那建立起粥棚也就是这两天的事。

    当官的家底都很厚,有绯红官服撑着,迟早能等来官家下令。

    不过柳金枝还是很疑惑,为什么官家不肯提前放粮呢?

    “汴京城人口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傅府书房中,傅霁景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彼时

    书房灯火摇曳,明亮的烛火照亮傅霁景温和儒雅的眉眼,他神色略微疲惫,眼眶下青黑浓重,像是几天几夜没睡好觉。

    傅呈见状,只好把今日见到柳金枝的话默默吞下,给傅霁景倒了一杯茶。

    “陛下就是因为这个,才迟迟不肯放粮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傅霁景点头,“以往也曾发生过此事,其他州府发生灾情,灾民北上,聚集汴京。”

    “先是入住城内,尔后在城外扎营,久而久之,就会在汴京城安家,不肯再回原籍。”

    毕竟汴京城是天下第一繁华所在,谁不想来?

    往日是有圈地禁令压着,不许不同州府的百姓随意改换户籍,均匀平衡各个周府的人口和生产力。

    百姓们不敢违令,自然乖乖在原地待着。

    可天灾不讲道理,一旦降临,百姓动荡之余再顾不上禁令,自然拼命往汴京冲。

    到了汴京,当然就不会轻易回去了。

    “只是汴京城人口一再激增,已然是人满为患,城内更是寸土寸金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再强行容纳这些难民,汴京城本地百姓的生活肯定要受影响。”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,没地了。”

    傅霁景在皇宫这些日子,一直在与官家商讨此事。

    但他只写了一篇论,并未实际接触过此类事件,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听,只有问到自己头上才会回答。

    以上这些话,就是官家亲口所言。

    汴京城地太少了,所以建起来的房子才那么值钱。

    甚至到了就连一些底层官员都没钱买房,得一直租房才能勉强在汴京落脚。

    他们傅家本来也该是没房一族,但太祖时傅家就受重用,因此被皇帝赐了宅院。

    但这赏赐不是永生永世的,在傅家先祖离世后,这套御赐宅院理该被礼部回收。

    只是全朝廷都没想到,傅家后代竟然那么争气,代代出人才,代代有高官。

    历任皇帝只好把这套宅院重复性赏给傅家,直至今日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要想在汴京落脚,要么有钱,要么有才。

    但难民们什么都没有。

    强行入住,只能跟汴京城本地百姓一块儿瓜分有限资源。

    “太祖已经主持扩建过一次城墙,若要再扩,不仅劳民伤财,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到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陛下才那么头疼。”

    甚至讨论到后来,官家与群臣商议的话题就从“如何修建堤坝?”,转变为了,“如何让这些难民心甘情愿回到原籍地?”

    傅呈拧着眉头道:“这确实是个难办的事情,最后官家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延迟开放救灾粮仓。”傅霁景呷了口茶,润了润干燥的唇瓣,“但将粮仓内的米粮分作小包,如若有愿意回原籍地的难民,就可以领取救济粮。”

    这虽然听起来残忍了些,但为了不造成更大的麻烦,朝廷也只能这么做。

    “那派何人去赈灾呢?”傅呈把话题重新引回了水灾上,“我想,官家必然会派你去。”

    傅霁景点点头。

    他写的那篇论很得官家的意,并且有几条落地实操可能性很大,这次南下赈灾必然有他。

    “不过除我以外,还有几个人选未定。”

    傅呈疑惑,道:“谁?”

    傅霁景道:“官家意欲从今年秋闱算经科中,选拔出前三名分派进南下赈灾队伍,让他们施展所长,帮忙修筑堤坝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他唇舌动了动。

    今年秋闱,柳霄也参加了。

    虽然他对算经并不精通,但与黄师道交好。

    黄师道曾在他面前夸下海口,以柳霄的天赋,只要下场考试,必然稳中前三。

    当然,是否鼎甲,还得看运气。

    但不管怎样,只要柳霄能进前三,这一次赈灾就是个机会。

    只要能在赈灾过程中立下功绩,得官家青眼,柳家必然会荣耀加身、平步青云。

    傅呈道:“算经科精通计算,丈量河道、计算水量是他们所长,这倒没什么可说的。”

    他捋了捋胡子。

    “不过既然你已经得陛下青眼,对此事就需保持缄默,不要插嘴,以免让官家觉得我们有扶植势力得异心。”

    然而下一秒,傅呈就听见傅霁景道:

    “父亲,我向官家举荐了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傅呈手一抖,险些将胡子揪下来:“景儿,你——”

    他看着眼前的俊秀少年,第一次有了哑口无言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你不是这么看不懂时事的人啊?”傅呈狠狠皱起眉,“你推荐的那人是谁?可是与你有旧?”

    傅霁景抿抿唇,抬起眸子正视傅呈的双眼,字正腔圆,一字一顿。

    “柳霄。”

    姓柳?

    傅呈瞬间想到今日见到的,拿着菜刀,威风凛凛救下他的柳金枝。

    不会这么巧吧?

    傅呈额上流下一滴汗,迟疑着问:“他……是柳金枝的何人?”

    傅霁景不假思索:“胞弟。”

    傅呈:……

    *

    在秋闱过后第二十日,朝廷终于有了动作。

    官方开始放粮赈灾,城门口的灾民暂时得到管控。

    同时,柳金枝也久违地见到了杏安,得到了来自傅霁景的信件。

    信里面写明了前因后果,还解释了为什么没有派杏安来送信。

    实在是官家急召,格外仓促,杏安也一块儿进了宫,递不出消息来。

    杏安对柳金枝叉手一拜,道歉道:“害娘子受惊了,可郎君被赈灾一事绊住脚,无法亲来道歉,只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猫和我小说网首页】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.maohewo.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猫和我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猫和我小说网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