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 > 古代言情 > 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

50-6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猫和我小说网www.maohewo.com提供的《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(美食)》50-60(第11/19页)

身量的少年窝盘着睡,实在难为人。

    所以在结束秋闱之后,柳霄就作别好友,第一时间回了家。

    因为他要烧水、洗澡!

    还想吃一顿柳金枝做的热乎乎的饭食。

    然而刚到家中,就被眼前的热闹震了一下。

    约莫十来个挑夫正担着粮食往柳家里运,远处,还有人拉着粮车源源不断往柳氏饭馆去。

    就像蚂蚁搬家,连成了两条黑线。

    杜卫站在小饭馆的门口招呼,阿芹则分管柳家。

    其中刘彦、郑鑫、林勤、花吉团、王忠勇……但凡是叫得出名字的伙计,都去帮忙。

    柳霄一时怔愣,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出柳金枝的身影,艰难挤过去,唤道:“阿姐,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柳金枝回头,见到形容狼狈的柳霄,不由得挑眉,道:“霄哥儿,我正打算去接你,来,这边走。”

    她把单子顺手交给阿芹,拉着柳霄进了后院。

    一路上更是各种粮食麻袋。

    柳霄皱眉。

    柳金枝则熟练绕过它们,问:“考试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下笔很顺。”柳霄笑了笑,语气里有一些少年意气,“我想这一回我定不会辜负阿姐期望。”

    刚说完,旁边放着的蔬果篮子就因为负重过大,而往旁边歪了一下。

    芥菜掉出来砸在地上,发出砰一声响。

    柳霄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柳金枝习以为常走过去,将芥菜捡起来放回蔬菜篮里。

    “学问上的事情我不懂,傅二郎他……暂时也不在,只能靠你自己把握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声音温柔。

    “无论结果是好是坏,阿姐都接受。”

    柳霄说的那么笃定,即使柳金枝是信任弟弟的,却还是怕如果秋闱成绩不如意,柳霄会受到打击。

    所以她先把态度表明,希望柳霄能够心安。

    柳霄笑着点头:“我知道,阿姐待我之心一如往昔。”

    两人说着,来到后院。

    柳霄咂舌。

    因为后院比前院更夸张,目光所及之处,全都堆着粮食,有的甚至沿着墙壁不断往上堆,险些碰到了房梁。

    而院子中央的石磨上还摆着一只熟悉的高粱罐子,正是柳金枝拿出来与全家人一块儿存钱的罐子。

    柳霄怔了一怔,“阿姐,为什么把咱们的罐子搬出来?”走过去将高粱坛子一抱,想要挪回原位,下一刻却忍不住瞪大眼睛,猛然回头。

    “阿姐,咱家——”遭贼了?

    话未说完,柳金枝告知他原委:“大部分钱被我拿去囤粮了。”

    柳霄更懵。

    如果柳金枝不是个普通百姓,他险些以为柳金枝要囤粮造反。

    但他们平平无奇的百姓家,囤什么粮?

    柳金枝给柳霄斟了一杯茶,将那日听到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柳霄眉头顿时拧起,冷静道:

    “第一批难民出现的时候,军巡辅没有接到命令,大概不会有什么动静。”

    “但如果人越来越多,按照往朝管理,军巡辅会开始禁止难民入城。”

    “但无论是什么时候,难民的人数一定超过我们可以救济的范围,阿姐这样做……”

    柳霄顿了顿,似乎怕这句话打击柳金枝,但他还是说出了后半句话:

    “怕是难以起到什么作用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自己何尝不知道这一点,但她抿了抿唇,道:“我从没想过能救下所有人。”

    她抬眸扫视了一眼周围的粮食。

    “这些粮食若能救下一百人,是功德。能救下五十人,也是功德。”

    柳霄看着眼前的少女,眸色怔忪。

    在他的记忆里,阿姐从未说过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在带着柳家一块儿开食摊的那刻起,阿姐的愿望似乎就只有一个——

    从小食摊开到大酒楼。

    他们为了这个共同的愿望,一起努力,打拼,熬夜,存钱。

    高粱酒坛子记载着他们梦想成真的进度。

    上次他还掂量过,那只坛子已经变得沉甸甸的,就快满了。

    这代表他们其实还差一点点就能如愿开上大酒楼了。

    “阿姐,把这些钱全用了,你不会心疼吗?”柳霄问。

    “心疼。”柳金枝一笑,“但钱没了还能挣,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。”

    上回她就是这么劝自己救下杜卫的。

    “更何况,我有手艺,什么时候都能东山再起。”

    柳金枝晃了晃自己的手,语气轻松。

    柳霄见此,表情也从怔忪渐渐转为严肃、认真,他用力点头,道:“我永远都是与阿姐站在一边的。阿姐要做,那我就帮阿姐一块儿做!”

    说完,他快些站起来,朝旁边走去。

    柳金枝疑惑问道:“霄哥儿,你干什么去?”

    “考了两日了,我还没沐浴过,我先去净身,然后就来帮阿姐做吃食。”柳霄回过头,也学柳金枝晃了晃自己的双手,“阿姐教我的手艺,我一点儿没忘。”

    清俊的少年认真又可爱。

    柳金枝忍不住勾唇笑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但难民涌来汴京的速度比学子说的更快,人数也更多。

    短短三天之内,汴京城已经抵达了五批难民。

    此时,军巡辅接收到命令后,把前五批难民都带到了城内稍有空余贫民巷,任由难民们搭草棚子住下。

    这种草棚子不防风、不御寒,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遮遮雨。

    饶是如此,大批量的难民涌入,城内很快就连遮雨落地的地方都没了。

    为了不引发城内动乱,在勉强接收十批难民之后,军巡辅再度接到命令,配合汴京城驻京兵士一同驻守城门。

    东南西北多个出口架上行马,全部戒严,往来人口,但凡没有汴京身份玉碟,一律不准放行。

    可这也挡不住难民们北上逃亡的决心。

    既然不许进城,那难民们就在城外就近搭草棚子。

    一开始军巡辅不管,但有些难民拖家带口,长途奔袭,到了汴京城已经身无分文。

    为了果腹,已经有人开始头上插草,开始卖儿卖女。

    哭闹声、哀嚎声、病弱呻吟声整日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有官员家眷受不了,一状告到府衙里头。

    府衙也担心这些难民影响了出行官员,下次下令,将难民赶出五里。

    拉扯、推搡之间亦有数人丧命。

    此时,距离柳霄考完秋闱已过了十五日,离傅霁景失去消息已有二十多日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朝廷官员与官家是如何探讨的,在等待的这些时日里,朝廷暂时未拿出任何解决策略,连粮仓都尚未开放,城中的物价倒开始疯涨。

    有商人开始囤积居奇,作壁上观。

    可已经有难民饿死了。

    柳金枝意识到不能紧跟朝廷步伐救灾,干脆自作主张,带着小饭馆的人,租了辆驴车,到城外发馒头、施粥去!

    这日是九月七,白露,刚过中元节。

    若是以往,汴京城的百姓都要祭祖、拜月、赏灯、张灯,还会演唱目连戏,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但今年由于灾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猫和我小说网首页】 请收藏猫和我小说网 www.maohewo.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猫和我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   今日头条

猫和我小说网|眼睛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